
九年級上冊科學家教測試題
九年級上冊科學家教測試題.doc
考生須知:
1、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卷兩部分,滿分18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2、必須在答題卷的對應答題位置答題。
3、答題前,應先在答題卷上填寫班級、姓名、學號。
試 題 卷
本卷采用的相對原子質量:O-16 C-12 Na-23 H-1 O-16 Mg-24 C-12 N-14 Ag-108
Fe-56 Cu-64 Cl:35.5 Zn:65 Al:27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把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內)(本題共24分,每小題4分)
1、遇到下列情況,采取的措施正確的是 ————( )
A、濃硫酸不慎滴在手上,立即用大量水沖洗
B、酒精燈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水澆滅
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D、發現家中天然氣泄漏,立即打開抽油煙機
2、某無色溶液中,可能含有KCl、BaCl2、Na2CO3、CuCl2中的兩種。向混合液中加入稀硫酸,只產生氣體,則此溶液中所含的物質是 ( )
A、Na2CO3、CuCl2 B、Na2CO3、BaCl2 C、KCl、CuCl2 D、Na2CO3、KCl
3、下列類型的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里都有單質的是 ( )
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4、下列關于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水溶液使紫色石蕊變紅色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能電離出氫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D、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5、下列各組物質中,可用于制取氫氣的是— ( )
A、鋅和稀硫酸 B、銀和鹽酸 C、鋅和濃硫酸 D、銅和稀硫酸
6、下列電離方程式正確的是 ( )
A、HNO3 == H+ + NO3-1 B、Ca(OH)2 == Ca2+ + (OH)2-
C、BaCl2 == Ba2+ + 2Cl- D、CuSO4 == 2Cu+ + SO42-
二、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是正確,本題共48分,每小題3分)
7、下列鹽的命名不正確的是 ( )
A、FeCl2 氯化亞鐵 B、Al2(SO4)3 硫酸鋁
C、NaHSO4 硫酸氫鈉 D、NaH2PO4 磷酸氫鈉
8、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9、實驗室用固體NaOH 配100克10%的NaOH溶液時,必須使用的一組儀器是( )
A、托盤天平、燒杯、試管、量筒
B、燒杯、量筒、膠頭滴管、漏斗
C、酒精燈、燒杯、托盤天平、玻璃杯
D、托盤天平、燒杯、量筒、玻璃棒
10、某市降雨后,環保興趣小組的同學欲測其pH值,先把pH試紙用蒸餾水濕潤,再用玻璃棒沾取待測液滴到pH試紙上,則該學生操作方法和測得的pH值( )
A、錯誤、偏大 B、錯誤、偏小 C、正確、偏大 D、正確、偏小
11、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單質通過化合反應制取的是———————( )
A、Fe3O4 B、FeCl2 C、SO2 D、MgO
12、下列變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實現的是——————— ( )
A、Zn → ZnSO4 B、CaCO3 → CO2
C、MgO → MgCl2 D、BaCl2 → BaSO4
13、四個集氣瓶中裝有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空氣,可用下列方法鑒別的是( )
A、石灰水 B、聞氣體的氣味
C、帶火星的木條 D、燃燒著的木條
14、有x、y、z三種金屬,把它們分別投入等質量的稀硫酸中,x與z可置換出酸中的氫,且x產生氫氣的速度最快, y與酸不反應,則這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強
到弱的順序是( )
A、z > y > x B、x > z > y C、y > x > z D、x > y > z
15、有一種無色稀溶液,滴入BaCl2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則該溶液中( )
A、一定含有Ag+離子 B、一定含有SO42-離子
C、一定含有Ag+和SO42-離子 D、含有SO42-、Ag+中的一種或二種
16、對下列物質:①純堿 ②燒堿 ③食鹽水 ④稀硫酸 ⑤氯酸鉀的分類正確的是( )
A、鹽 —— ③ ⑤ B、堿 —— ① ②
C、混合物 —— ③ ④ D、化合物 —— ① ② ③ ④ ⑤
17、能夠證明Fe、Cu、Hg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一組化學反應是 ( )
A、Cu + HCl Fe + Hg(NO3)2 Cu + Hg(NO3)2
B、Cu + HCl Fe + HCl Cu + Hg(NO3)2
C、Cu + HCl Fe + HCl Fe + Hg(NO3)2
D、Fe + HCl Fe + Hg(NO3)2 Cu + Hg(NO3)2
18、現有Fe、Fe2O3、CuSO4溶液、NaOH溶液、KCl溶液、鹽酸六種物質,若兩兩混合,發生的反應共有—— ( )
A、4種 B、5種 C、6種 D、7種
1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A、電離時有OH—離子生成的化合物叫堿
B、石蕊試液能使堿溶液變藍色
C、酸具有通性,是因為電離時產生的陽離子都是H+離子
D、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各種金屬鹽,所以鹽的化學性質都很穩定
20、將下列各組混合物分別加入水中,只能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 )
A、FeCl3和NaOH B、Ba(OH)2和CuSO4 C、NaNO3和KClO3 D、MgCl2和CaO
21、制做松花蛋所用配料主要有純堿、食鹽、石灰水和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水等物質,制作時需要將它們混合并充分攪拌,這個過程中能發生的復分解反應共有 (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22、相同質量的CaCO3、MgCO3、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都產生二氧化碳。其中產生的二氧化碳質量相同的是
A、NaHCO3和MgCO3 B、CaCO3和Na2CO3
C、CaCO3和MgCO3 D、Na2CO3和NaHCO3
三、填空題(本題共40分)
23、(4分)含有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的空氣,通過氫氧化鈉溶液時 ▲ 被吸收了,再通過濃硫酸時 ▲ 被吸收了,最后通過灼熱的銅絲網 ▲ 被吸收了,最后剩余的氣體是 ▲ 。
24、(4分)在燒堿、鹽酸、熟石灰、稀硫酸、干冰中,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可作致冷劑的是 ▲ ;少量存在于人體胃液中,能幫助消化的是 ▲ ;具有強烈的腐蝕性,可用作某些氣體干燥劑的是 ▲ 。
25、(8分)以鋅粒、氧化銅、稀硫酸為原料,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制取銅,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
(1) ▲ ▲ ;
(2) ▲ ▲ 。
26、(4分)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時,瓶口出現白霧。就這一現象,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1) ▲ ; (2) ▲ 。
27、(4分)在20厘米3的氫氧化鈉稀溶液中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隨后逐漸加入少量稀鹽酸,每加一次就測量一次通過的電流,如圖是由測量中得到所加稀鹽酸的體積和通過的電流的關系圖線,則:
(1)在圖線的P和Q點紫色石蕊試液各呈現什么顏色?
答:P點 ▲ 色,Q點 ▲ 色。
(2)正好中和時加入鹽酸是 ▲ 厘米3。
28、(4分)(1)民族英雄林則徐利用生石灰與水反應的產物及放出的熱來銷毀鴉片。據此寫出生石灰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此反應的生成物常用來改良 ▲ 性土壤。
(2)有些冰箱去味劑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其之所以能消除異味,這是由于活性炭具有 ▲ 。
(3)在慶典會上需要彩氣球,不用氫氣球而改為氦氣球的原因是: ▲ 。
29、(2分)取四種植物的花瓣,分別放在研缽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許,用稀堿或稀酸進行檢驗,結果如下:
花的種類 |
花汁在酒精
中的顏色 |
花汁在酸
中的顏色 |
花汁在堿
中的顏色 |
大紅花 |
粉紅色 |
橙 色 |
綠 色 |
玫 瑰 |
粉紅色 |
粉紅色 |
綠 色 |
萬壽菊 |
黃 色 |
黃 色 |
黃 色 |
雛 菊 |
無 色 |
無 色 |
黃 色 |
問:① 最不適宜做酸堿指示劑的花汁是 ▲ ;② 玫瑰花汁中加入少量燒堿后呈現的顏色是 ▲ 。
30、(10分)按要求寫出以下方程式:
(1)西漢時濕法煉銅 ▲ 2)有CO2生成的置換反應 ▲ ;
(3)除去NaCl中的Na2CO3雜質 ▲ ;
(4)通過兩個反應可以證明氯酸鉀中含有氯元素,試寫出這
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
31、(2分)交通警察常用裝有用硫酸酸化的重鉻酸鉀(K2Cr2O7)儀器檢測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因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紅色的重鉻酸鉀變為綠色的硫酸鉻[Cr2(SO4)3]。重鉻酸鉀和硫酸鉻中鉻的化合價依次是 ▲ 和 ▲ 。
四、推斷題(本題18分)
32、(10分)X、Y、Z三種物質有如下轉化關系:
根據以上關系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X ▲ ,Y ▲ ,Z ▲ ;
試劑甲 ▲ ,試劑乙 ▲
33、(8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Na2SO4、CaCO3、Ba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做實驗有如下現象:
(1)將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攪拌、靜置、過濾,得到白色固體和濾液;
(2)向所得固體中加入稀硝酸,固體溶解并有氣體放出;
(3)向所得濾液中加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
試推斷:該粉末一定含有 ▲ 和 ▲ ,一定不含有 ▲ ,可能含有 ▲ 。
五、實驗題(本題共32分)
34、(3分)某溶液中含有Cu(NO3)2、AgNO3、Ba(NO3)2三種物質。要使三種物質分別轉化為沉淀分離出來,現有①Na2CO3溶液、②NaOH溶液、③稀鹽酸三種試劑,要求每加入一種試劑,分離
出一種沉淀。則加入試劑的順序是(填序號) ▲ 。
35、(7分)為了檢驗CO2中是否混有氫氣和一氧化碳,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
⑴ 裝置A的作用是 ▲ ,裝置B的作用是 ▲ ;
⑵ 如果原氣體中混有氫氣,則裝置C中出現的現象是 ▲ ,而D中的現象是 ▲ ;
⑶ 如果D裝置中無明顯現象發生,裝置E中卻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氣體中一定混 ▲ ;
⑷ 由于一氧化碳具有 ▲ 性,為了防止污染環境,所以E裝置出來的氣體應如何處理?
_ ▲ 。
36、(5分)某學生為了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方案。請你幫他完成下面的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證明甲烷中含有碳、氫元素
實驗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貯氣瓶;一個光潔干燥的小燒杯、澄清石灰水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點燃甲烷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將蘸有 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點燃甲烷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將蘸有 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點燃甲烷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將蘸有 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點燃甲烷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將蘸有 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點燃甲烷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將蘸有 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點燃甲烷
(2)將光潔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將蘸有 的小燒杯罩在甲烷燃燒的火焰上方 |
現象 |
證明含有 元素 |
37、(4分)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若A中加入濃鹽酸和鋅粒制取氫氣。為了驗證制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B中加入水后,還應滴入少量 ▲ ;要制得干燥的氫氣,C中應裝入 ▲ 。
(2)若向A中加入濃鹽酸和大理石,制取的氣體是 ▲ ,檢驗該氣體時,應將制取的氣體通入盛有 ▲ 的D中。
38、(5分)利用下圖的實驗裝置,測定某氧化銅試樣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
根據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作用是________,裝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
(2)裝置C中盛放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3)假設試樣中的雜質不反應,且B、C、E裝置吸收均完全。取20克試樣,若實驗前稱得U型管E 和其中的氯化鈣質量為100.8克,充分反應后稱得U型管E總質量為104.4克,則試樣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
(4)若取消F裝置,那么測得的試樣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比實際試樣中氧化銅的質量分數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9、(8分)鑒別失去標簽的氯化鋇、碳酸鈉和稀鹽酸三種無色溶液。
(1)學生甲得知氯化鋇溶液呈中性,碳酸鈉溶液呈堿性,選用了一種指示劑;學生乙選用
了一種酸溶液;學生丙選用了一種含鉀元素的正鹽溶液,三位同學都一次鑒別成功。請推斷他們所選用的試劑(寫名稱):甲 ▲ 、乙 ▲ 、丙 ▲ 。
(2)學生丁認為不用其他試劑也可以鑒別。請你寫出丁同學可能采用的一種實驗方案(主要步驟等),并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 ▲ 。
五、計算題(本題共18分)
40、(6分)有NaCl和NaNO3的混合物20克,完全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至136克時不再產生沉淀。將沉淀濾出,干燥后質量為28.7克。求:
(1)原混合物中NaCl的質量分數;
(2)所滴加AgNO3溶液中,AgNO3的質量分數。
41、(6分)加熱條件下,使足量的H2與Cu和Fe2O3的混合物18.8克充分反應,冷卻后,稱量剩余物的質量為14克。求剩余物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
42、某學生在課外興趣活動中用一定量+2價金屬R和稀硫酸反應來制取氫氣,所做五次實驗記錄如下表(假設每次實驗所產生的H2全部被收集,體積在同溫同壓下測定,且已知在第3組驗中金屬和硫酸恰好完全反應),試根據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計算,并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編號 |
R的質量(克) |
稀硫酸體積(毫升) |
生成氫氣的體積(升) |
1 |
1.5 |
50 |
1.47 |
2 |
2.0 |
50 |
1.96 |
3 |
2.2 |
50 |
2.16 |
4 |
2.5 |
50 |
2.16 |
5 |
3.0 |
50 |
2.16 |
(1)在上述實驗中,金屬一定過量的實驗編號是 ▲ ,稀硫酸一定過量的實驗編號是 ▲ ;
(2)若在當時的實驗條件下H2的密度為0.085克/升,求反應所用金屬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多少?
(3)若所用的稀硫酸密度為1.12克/厘米3,求實驗所用的稀硫酸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