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2011屆高一年級月考(一)物 理 試 題
第Ⅰ卷 選擇題(共48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2 小題,每小題4 分,共48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1.若汽車的加速度方向與初速度方向一致,當加速度減小時,以下說法正確是 ( )
A.汽車的速度也減小
B.汽車的速度仍在增大
C.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靜止
D.當加速度減小到零時,汽車的速度達到最大
2.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車與同方向行駛的一輛汽車在t=0時同時經過某一個路標,它們的位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為:汽車x=10t-t2,自行車x=5t,(x 的單位為m,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t的單位為s) ( )
A.汽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自行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B.經過路標后的較短時間內自行車在前,汽車在后
C.在t=2.5s時,自行車和汽車相距最遠
D.當兩者再次同時經過同一位置時,它們距路標12.5m
3.甲乙兩車在某時刻由同一地點沿同一方向開始做直線運動,若以該時刻作為計時起點,得到兩車的位移—時間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 )
A.甲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乙做變加速直線運動
B.t1時刻兩車的速度剛好相等t
C.t1時刻乙車從后面追上甲車
D.0到t1 時間內,乙車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車的平均速度
4.為估測一照相機的曝光時間,實驗者從某磚墻前的高處使
一個石子自由落下,拍攝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右圖所示。
由于石子的運動,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條模糊的徑跡。
已知每層磚的平均厚度為6cm,拍攝到的石子位置A 距
石子起落點豎直距離約5m.這個照相機的曝光時間約
為 ( )
A.
B.
C.
D.0.1s
5.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某物體以30m/s的初速度從地面豎直上拋,則(重力加速度
g 取10m/s2) ( )
A.前4s內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0m/s
B.前4s內物體的位移大小為50m
C.第2s末到第4s末物體的平均速度為5m/s
D.第2s內和第4s內物體的速度改變量不相同
6.一個質量為m 的物體以速度v水平飛向豎直墻壁,又以水平速度v反彈回來,物體與墻碰前與碰后動量的改變量的大小是 ( )
A.0 B.2mv C.mv D.無法確定
7.向空中拋出一手榴彈,不計空氣阻力,當手榴彈的速度恰好是水平方向時,炸裂成a、b兩塊,若質量較大的a塊速度方向仍沿原來的方向,則 ( )
A.質量較小的b塊的速度方向一定與原速度方向相反
B.從炸裂到落地這段時間內,a飛行的水平距離一定比b的大
C.a、b兩塊一定同時落到水平地面a
D.在炸裂過程中,a、b兩塊受到的爆炸力的沖量大小一定相等
8.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 兩球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兩球質量關系為mB =2mA ,規定向右為正方向,A、B 兩球的動量均為6kg·m/s,運動中兩球發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動量增量為-4kg·m/s,則 ( )
A.左方是A 球,碰撞后A、B 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B.左方是A 球,碰撞后A、B 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
C.右方是A 球,碰撞后A、B 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D.右方是A 球,碰撞后A、B 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
9.圖甲所示為氫原子的能級,圖乙為氫原子的光譜.已知譜線a 是氫原子從n =4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時的輻射光,則譜線b是氫原子 ( )
A.從n=3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時的輻射光
B.從n=5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時的輻射光
C.從n=4的能級躍遷到n=3的能級時的輻射光
D.從n=1的能級躍遷到n=2的能級時的輻射光
10.目前,在居室裝修中經常用到花崗巖、大理石等裝飾材料,這些巖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關放射性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U衰變成 Pb要經過6次β衰變和6次α衰變
B.三種放射線中α射線的電離本領最強,γ射線的穿透本領最強
C.放射性元素發生β衰變時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的質子轉化為中子時產生的
D.β射線與γ射線一樣都是電磁波,但β射線穿透本領比γ射線強
11.中子n、質子p、氘核D 的質量分別為mn、mp、mD,F用光子能量為E 的毭射線照射靜止氘核使之分解,反應方程為γ+D→p+n,若分解后的中子、質子的動能可視為相等,則中子的動能是 ( )
A. B.
C. D.
12.如圖,A、B 分別是甲、乙兩小球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運動的v-t 圖象,根據圖象可以判斷 ( )
A.在t=4s時,甲球的加速度大于乙球的加速度
B.在t=5s時,兩球相距最遠
C.在t=6s時,甲球的速率小于乙球的速率
D.在t=8s時,兩球相遇
深圳家教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62分)
二、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共15分)
13.(6分)某同學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時得到如圖所示的紙帶,設0點是計數的起始點,兩相鄰計數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0.1s則打計數點2時物體的瞬時速度為v2=
m/s,物體的加速度a= m/s2。
14.(3分)為了測定某輛轎車在平路上起動時的加速度(轎車起動時的運動可近似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某人拍攝了一張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如圖所示.如果拍攝時每隔2s曝光一次,轎車車身總長為4.5m,那么這輛轎車的加速度約為 m/s2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15.(6分)汽車沿平直的公路行駛,小明坐在汽車駕駛員旁,注視著速度計,并記下間隔相等的各時刻的速度值,如下表所示.設汽車在第15秒末前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第25秒末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
t(s)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v(m/s)
|
20 |
30 |
40 |
50 |
50 |
50 |
35 |
20 |
5 |
(1)請你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在背景坐標紙中作出汽車運動的速度圖象。
(2)求出汽車停下的時刻為 s.(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三、計算題(16題10分,17題10分,18題12分,19題15分,共47分.解答時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6.太陽的能量來自下面的反應:四個質子(氫核)聚變成一個毩粒子,同時發射兩個正電子,若太陽輻射能量的總功率為P,質子 H、氦核 He、正電子 e的質量分別為mp、mα、me,真空中的光速為c,求:
(1)寫出核反應方程式.
(2)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E.
(3)1s內參與上述熱核反應的質子數目.
17.一輛客車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駛,在經過某直線路段時,司機駕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司機發現其正要通過正前方高山懸崖下的隧道,于是鳴笛,經時間t1后聽到回聲;聽到回聲再行駛△t時間后,司機第二次鳴笛,又經時間t2 后,聽到回聲.已知聲音在空中的傳播速度為v0 .
(1)請根據以上條件推導客車速度的表達式。
(2)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為vm=120km/h,聲音在空中的傳播速度為v0=340m/s,測得t1=6,6s,t2=3,4s,△t=12s,請判斷此客車是否超速。
18.一輛值勤的警車停在公路邊,當交警發現從他旁邊以v1=36km/h的速度勻速行駛的貨車嚴重超載時,決定立即前去追趕,經過t0=5.5s后警車發動起來,并以a=2.5m/s2 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但警車的行駛速度不能超過vm=90km/h.問:
(1)警車在追趕貨車的過程中,兩車間的最大距離是多少?
(2)警車發動后最快要多長時間才能追上貨車?
19.如圖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體A 跟物體B 用一根不計質量的彈簧相連,另一物體C 跟物體B 靠在一起,但不與B 相連,它們的質量分別為mA =0.2kg,m0=mC =0.1kg.現用力將C、B 和A 壓在一起,使彈簧縮短,在這過程中,外力對彈簧做功7.2J.然后,由靜止釋放三物體.求:彈簧的拉伸量最大時的彈性勢能。
深圳家教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BD 2C 3C 4B 5A 6B 7CD 8A 9B 10B 11C 12AD
二、填空題(本題共3小題,共15分)
13.0.57 1.0
14.2.3
15.(1)圖略
(2)41.67
三、計算題(16題10分,17題10分,18題12分,19題15分,共47分.)
16.(1)核反應方程式為
(2)質量虧損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
,核反應釋放的能量,
(3)設單位時間內參與熱核反應的質子數為N,依據能量關系
有,
17.(1)設客車第一次鳴笛時距離懸崖下的隧道為x1,第二次鳴笛時距離懸崖下的隧道為x2,客車速度為v,則有
由以上各式解得
(2)代入數據可得v=32m/s=115km/h<vm,故客車沒有超速
18.(1)當警車與貨車的速度相等時,兩車間的距離最大.
設警車發動后經時間t1,速度達到v1,則 =4s
所求最大距離為
代入數據求得sm=75m
(2)設警車發動后經時間t2,速度達到vm,則
此時貨車的位移為
警車的位移為
因為s1>s2,所以警車還要以最大速度行駛t3 時間,有
解得t3=2s
故所求時間為t=t2+t3=12s
19.(1)在水平方向上因不受外力,故動量守恒,機械能守恒.
從靜止釋放到恢復原長過程:在第一次恢復原長時,物體B、C 具有相同的速度vBC ,物體A 的速度為vA ,則有: …………①
…………②
解得: (取水平向右為正)
此后物體C 將與B 分開而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A、B 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做減速運動,彈簧被拉長, 由于A 的動量大,故在相同的沖量作用下,B 先減速至零然后向右加速,此時A 的速度向右且大于B 的速度,彈簧繼續拉伸,直至A、B 速度相等,彈簧伸長最大,設此時A、B 的速度為v.由動量守恒可列式:
…………③
…………④
解得: |